抗疫一线医生故事:非常时期,我如何应对“可疑”发热?
科学测出你的感染风险
发热门诊医生在线服务
扫描二维码
自测感染风险
中科大附一
2020年第一个热词,应该非“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莫属。无论是我的母校中山大学,还是现在的东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都承担本地区2019-nCoV感染者诊治和支援湖北一线抗疫工作。
众所周知,发热不仅是2019-nCoV感染的主要症状,也是其他秋冬季呼吸道疾病的主要症状,我们该如何分辨2019-nCoV和其他呼吸道疾病?作为一名医生同时也是一名疫情暴发高峰期的发热患者,我想分享一下我的居家紧急应对措施以及我院新冠病毒患者自测系统的诞生历程,希望能帮到屏幕前因发热而恐慌无助的你。
年二十七(1月21日),钟南山院士确认2019-nCoV可“人传人“。我按照医院通知,在手机上学习了2019-nCoV疫情诊治和上报流程。
年二十八(1月22日),我从合肥搭飞机回家乡。
年二十九(1月23日),带娃去儿童公园逛了一圈。
大年初一(1月25日),除了看望老人,全家人躲在家里关注疫情进展,从工作微信群和各种媒体信息上,我得知疫情十分严峻,我一夜无眠,有种要赶回一线工作的预感。
大年初二(1月26日),坐落在温暖的北回归线的小城市一夜降温。我后知后觉,只穿了一件单薄衣服在电脑前工作。我一直以为自己是因为睡眠不足,犯困和乏力。但是午饭后,我开始出现全身肌肉酸痛。一种不详的预感出现——我要发热了!我本该在临床一线和小伙伴一起共同抗疫,但是还没踏上返程就发热了。
图片来源:http://699pic.com/
我赶紧自我隔离:带上口罩,远远地告诉孩子:“妈妈病了,宝宝粘着妈妈,宝宝会生病,要打针的。”“等妈妈不戴口罩了,才可以抱宝宝,宝宝才可以不用打针”。孩子怕打针,只好去粘外婆了;把先生赶去客厅休息……。
下午2点多,午休后我还是全身肌肉酸痛,并且发热了——38.5℃!
在这个特殊时期,任何发热都会让人特别焦虑。我是不是感染了2019-nCoV?!惨了……这几天娃都抱着我睡,全家都没带口罩!赶紧打开手机学习诊治指南。临阵磨刀,不快也光呀!
下午3点,我开始自我诊治:
①发热38.5℃,伴全身肌肉酸痛,乏力,没有咳嗽、咽痛、拉肚子等——符合“病毒感染早期”的症状。这一刻,我的心拨凉拨凉的:距离2019-nCoV确诊迈进了一小步。
②没有呼吸困难,没有呼吸急促。自我检讨:我是不是因为害怕确诊而不敢呼吸加快呢?嗯,不可能,病毒感染的肺炎哪里能“装”、可以自主控制呼吸呢!
③最重要的是感染源接触史:过去14天,全家几乎没有聚会,没有任何一位~亲友从湖北过来。我又赶紧上网查安徽和潮汕地区确诊病例回乡时间和方式:在1月22日那天,没有病例经过机场。紧接着回忆有没有可能外出时接触过传染源:回乡后,我外出没坐过公交车;儿童公园没啥人。我心里开始安定一点了,发烧应该和2019-nCoV关系不大。
自我诊断:病毒感染,还没出现其他症状。这时唯一能做的就是喝水和监测体温了。
图片来源:http://699pic.com/
晚上6点,全身肌肉酸痛缓解一些;体温还在38.5℃;喝水喝到要水中毒了,也没胃口吃饭。我仍然被恐惧支配着:在机场我大部分时间没有严格戴口罩!会不会潜在感染病例没有被报道出来!38.5℃是一个很尴尬的体温,没办法很放心地说“没事”,也没办法让我下定决心去医院给临床一线的小伙伴添乱,还给自己增加交叉感染的机会。
为了不让自己胡思乱想,我决定吃药:芬必得配运动饮料。
划重点:
①单纯发热,不是高热(腋下体温>39℃)、也没有特殊症状的,可以在家吃点简单的退烧药,比如阿司匹林、芬必得。这类药物又称解热镇痛药物。家里有痛风、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的老人家,基本都会有备药。但是这类药物过量服用会增加胃溃疡出血风险。因此目前市面上的解热镇痛药都会以“缓释”或“肠溶”形式出现。服药后不会立刻降温。
②为什么喝运动饮料?服用退烧药之后,降温过程排汗增多;发热时不感蒸发(不自觉的出汗)也会增多;胃口不好,运动饮料可以短暂补充葡萄糖、电解质。虽然比不上医院开的口服补液盐补充电解质效果好,但是容易获得,口感好。短时间居家自我护理还是可以用一下的。
晚上9点,完全退烧了(36.8℃)。继续自我隔离。
晚上10点半,学科带头人在我们科研研究微信群里问大家:“有没有病毒研究经验的?现在特别需要能够尽快帮助控制疫情的应用型研究”。
作为经历了特殊时期发热的患者,我理解每个发热或者可疑症状患者心理的恐慌;作为临床医生,我知道无论是接诊确诊患者的病区,还是线下线上发热门诊的临床一线医生诊治压力都非常大;做过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我也知道工作在抗疫一线的疾控中心人员收集信息的艰辛。既然无法在临床一线抗疫,我就帮助大家在科研一线抗疫。
焦虑和恐慌,导致非新冠病毒感染患者蜂拥至医院门诊。这不仅增加临床一线工作者的负担,也会显著交叉感染的机会。而我院的智慧医院项目早已投入使用,作为最早的互联网医院和这次抗新冠工作中最早开通面向全国的线上发热门诊医院之一,我认为我们应该通过人工智能检索方式,做出一个智能辅助决策支持系统,把寻找疑似患者和分诊关口前移。我将构想向院领导汇报后,医院领导表示全力支持。当晚就组织相关职能部门讨论如何将方案尽快上线实施。
大年初三(1月27日)8点我复测体温,36.8℃,乏力和肌肉酸痛全部缓解,呼吸平顺。目前已报道的2019-nCoV感染症状包括: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合并腹泻症状的比例比较低。距离我上次服用芬必得的时间刚刚超过12小时。芬必得是布洛芬缓释制剂,作用效果最长可达12小时。我确认体温正常与昨天服用的退烧药没有相关性。
我已经完全退烧,但仍然在自我隔离中。在电脑前,通过结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我开始起草智能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后称“支持系统”)构建和研究方案。安徽省抗新冠状病毒疫情呼吸专业专家组成员胡晓文主任在紧张救治抗新冠肺炎患者之余,也抽空给支持系统提出很多意见。
新冠病毒自查清单初稿制定出来了,但最新出来的新冠病毒最新流行病学已经发现“接触传播”,如何能够提高线上问诊“接触传播”的效率是一个紧急需要解决的问题。结合中科大数据处理的优势,我们通过读取网络公开的新冠病毒感染确诊病人发病前日程路径,增加“与确诊新冠状病毒患者相同路径”的查询,以提高“接触史”问诊效率。
图片来源:http://699pic.com/
大年初四~初七(1月28-31日)连续4天体温正常,没有乏力、肌肉酸痛等症状。这场发热终是虚惊一场,我也得以全身心投入抗疫工作。
大年初四(1月28日),在团队的支持下,我完成“智能辅助决策支持系统”项目的设计方案初稿。学校和医院的科研部门针对此“智能辅助决策支持系统”连夜开了专家组会,给予修改:项目有开展的价值,一定要做能协助尽快控制疫情的应用型研究。医院领导也同时指出调整方案和构建“智能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应该同时进行。不管是否获得科研立项,只要能帮助疫情控制的项目,医院和学校都会支持。
大年初五(1月29日),我院在智慧医院建设过程中,早已有远程病理会诊、远程读片、1型糖尿病智能管理和大数据中心等项目。信息科,门诊部和大数据中心技术部门也迅速给予技术和政策的支持。相关信息技术同事已开始根据我的初稿设计“智能辅助支持系统”。在请教了长期从事传染病流行病学一线调查的专家后,我对项目方案进行了修改,加强中度可疑患者的跟踪随访功能等设计。
大年初六(1月30日)晚,相关技术部门同事将此系统的网络应用呈现出来。经过年初七(1月31日)一天的调试,新冠病毒患者自测系统正式上线。“智能辅助支持系统”还会协助疾控中心提高鉴别和随访疑似患者,为可能到来的疫情高峰贡献一份力量。
本项目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应急科技攻关”专项支持,网络技术由糖糖圈支持,帮助新冠病毒可疑患者在家科学自我评估,同时开设线上发热门诊渠道,给予专家意见。
扫描二维码
自测感染风险
中科大附一
注:
①本新冠病毒患者自测系统的使用不仅仅局限于微信,QQ、UC端皆可。
②如有遇到网络打开卡顿的情况,建议切换手机其他浏览器进行测评。
作 者 简 介
郑雪瑛 副主任医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2013-2018学习和工作于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师从著名糖尿病学专家翁建平教授。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营养学系访问学者,师从著名营养学及青少年糖尿病专家Elizabeth Mayer-Davis教授。拥有多年的1型糖尿病健康教育管理经验。